一、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
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每亩补助1500元左右,切实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统筹实施土地平整、灌溉排水和节水、田间机耕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和损毁工程修复等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
二、支持种业创新发展
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我县优秀种业企业、推广面积较大的优良品种选育企业,建设小型种质资源库、创新联合体和商业化育种中心,建设良种繁育基地,获得省认定的每家补助100万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三、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围绕全县优势产业,积极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益,以西部山区优质谷子产业带为重点,深入推进“四个一万亩”建设,新增高粱3200亩,优质谷子1万亩。(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四、大力推进奶业振兴
用好上级资金,对新建、扩建社会养殖场每个栏位补助1000元,对乳企自建牧场每个栏位补助2000元,升级改造家庭牧场扩建每场补助30万元,开展胚胎移植每枚胚胎补助2000元,购买性控冻精每支补助75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五、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崛起工程
依托全县9家县级以上园区,培育提升园区功能和基础切实建设,积极争创市级以上重点园区。(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六、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聚焦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补助金额不超过冷藏设施总投资的3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七、积极开展农业大招商
坚持内生外引一起招,紧盯涉农央企等大型农业企业,抓住特色优势产业关键环节,开展全产业链招商,新建一批特色种植、规模养殖、深精加工、中央厨房、商贸物流、智慧农业等项目,支持现有优势企业扩能改造、二次创业,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额11亿元。对在我县落户的大型农业企业,协调解决立项、审批、用地、资金等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国家认定的按照规定予以奖补。(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农协办)
八、加强产销对接力度
以蔬菜、水果、中药材、奶业等特色产业为主,积极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参加“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发展大会、展销会,促进产销对接,扩大邯郸农产品市场影响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农协办、县投促服务中心)
九、加强乡村建设
支持新改建农村户厕9000座,每座补助不低于500元;改造农村公厕145座,按县标准每座补助1000~10000元。对新认定的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每个奖补50~100万元,对新创建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每个奖补1000~2000万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十、加大农业农村项目建设推进力度
加快项目实施方案审批,促进项目早实施、早见效;加强项目建设监督指导,清理沉淀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强化工作举措,加快项目资金支出进度。(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十一、全力稳定农民收入
聚焦低收入人群,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稳定农民收入。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和释放农业多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在农业农村建设项目领域实行以工代赈、用足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等促进低收入人口充分就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
十二、强化金融支农
县农业农村部门主动作为,加强沟通、协调,搭建金融支农服务平台,畅通银企沟通渠道,全方位开展线上线下银企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新业态,开发新型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支农水平。(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地方金融监管局)